上週末小編整理了一堆舊衣跟雜誌DM到資源回收廠去,看到滿山滿谷的廢棄物,當下還滿想知道這些資源回收物品到底是如何再生利用的?回來搜尋了一些資料後,才知道原來被我們丟進資源回收桶的東西,後續的處理過程是這麼的繁瑣,才能製造生產出再生物品,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廢紙類
廢紙的回收與處理可分為白紙類、混合紙類、報紙類及牛皮紙類四大類。所回收的廢紙交給資源回收車後,會被送到廢紙大盤商處進行分類打包,然後送到紙廠經過散漿、脫墨、抄紙、乾燥後,做成再生紙。
廢家電
廢家電資源化處理流程主要包括拆解、破碎、粉碎、分選等步驟。其中電冰箱及冷氣在拆解前,需先抽取冷媒及潤滑油,電視機在破碎之前,需先分離螢光粉及石墨,處理後之物質包括銅、鐵、鋁、玻璃、塑膠等,將分別進入金屬熔煉廠、玻璃廠及相關再利用工廠,冷媒則經純化處理後再回用。
廢塑膠
一般社區或學校進行回收工作時,通常將所有的塑膠容器歸為一個大類,回收商回收後需要進一步將之細分類為PET、PVC、PE、PP、PS等,才能為後端再生工廠所利用,目前這部分的工作還得倚賴人工進行分類。
廢保麗龍
目前主要再生利用的方式是把保麗龍餐具經切碎、清洗烘乾後熱熔押製成聚苯乙烯塑膠粒。回收的保麗龍餐具愈清潔,再生品的品質就愈高。
類別 | 處理流程 | 再生物品 |
廢塑膠類 (EX:寶特瓶、塑膠袋) |
1. PET容器的處理流程 解包→清洗→去標籤→粉碎→浮除 →脫水→二次料碎片
2. PVC、PE、PP、PS容器的處理流 程 解包→粉碎→浮除→脫水→二次料 碎片 |
1. PET:蛋盒、包裝盒、不織布
2. PVC:人造皮革、電線覆皮 3. PP/PE:垃圾桶、工具箱、腳踏車踏墊、垃圾子車等具彈性之塑膠再製品 4. PS:衣架等硬質易碎、不具彈性之塑膠再製品 |
廢電池類 | 破碎→再生料篩選→負壓除汞 | 1. 鋅:金屬煉製業摻配原料及製作金屬製品
2. 再生鐵料:金屬煉製業摻配原料及製作金屬製品 3. 二氧化錳:煉鋼業摻配原料 |
廢玻璃類
(EX:玻璃瓶) |
1. 人工檢查(去除塑膠、陶瓷等雜物)
2. 粉碎磁選(以磁選機去除含鐵雜質) 3. 洗滌 (以洗滌筒去除有機物) 4. 人工檢查(去除較細的雜質) 5. 震動篩選(以細篩去除含鋁雜質) 6. 碎玻璃砂 |
1. 玻璃瓶
2. 平板玻璃 3. 玻璃瀝青或地磚、面磚、景觀石等建材 |
廢資訊物品類 | 1. 電腦主機處理流程 拆解→粉碎→分選→精鍊
2. 顯示器處理流程 拆解→螢光粉去除→粉碎→分選 |
1. 金屬(銅、鐵、鋁、錫、鉛、金、銀、鈀)
2. 玻璃纖維樹脂粉 3. 橡膠粉 4. 再生膠 |
廢寶麗龍 | 切碎→清洗→烘乾→熱熔 | 玩具、花盆、建築合成材料等 |
廢紙類 | 解包 → 散漿 → 除污除渣 → 篩洗及 篩選 → 脫墨 → 淨漿→磨漿→漿槽 調成 → 抄紙 → 烘乾 → 包裝出廠 | 1. 白紙
2. 再生紙與衛生紙 3. 新聞紙或工業用紙 4. 紙板、瓦楞紙的紙層構成 |
廢紙容器
(EX:鋁箔包) |
與一般廢紙類相同。但紙盒包、鋁 箔包因包材中含有塑膠薄膜或鋁箔 等雜質,所以需較長時間來進行散 漿處理等程序 | 1. 回收紙漿、塑粒(聚乙烯及鋁粉)
2. 紙漿可製成再生紙(再生紙製品如:筆記本、 信封、紙箱、鞋墊、工業用紙…等) 3. 聚乙烯可製成塑膠粒、塑木地板、 垃圾 袋、垃圾桶、冷凍櫃的絕緣體等 4. 鋁粉可作為廢水處理過程之催化劑等 |
廢照明類
(EX:日光燈、燈泡) |
破碎分選→螢光粉處理→再利用 | 1. 銅鐵鋁:金屬煉製業摻配原料
2. 玻璃:再製(環保)燈管原料 3. 塑膠:熱能再利用、原料 4. 汞:日光燈原料 |
另外,台中市環境保護局還提供了「二手物銀行」的服務,民眾僅需申辦「二手物嗶嗶卡」,透過累積點數方式進行二手物換購,包含:玩具、小家電、餐具、服飾、鞋子、包包及書籍等,使二手物交流更加便利。凡為臺中市市民,且對資源交換有興趣者皆可申辦,免收工本費喔~辦卡時請記得攜帶至少1件二手物,作為開卡儲值用(現場發卡,立即使用)。
使用方式:民眾親至二手物銀行提出交換物品。依據磅秤所秤出來的重量,給予點數儲值,所獲得的點數可換購二手物品。( 集點至少需有5件以上同一二手物品,如衣服5件或玩具5件等,以免因量少而無法秤重給予點數 )
二手物品展售中心
(一)寶之林環保教育園區
1.地點:臺中市北屯區和順路439號
2.電話:04-24371412
3.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二、週四至週六,上午08:00~12:00、下午13:00~17:00;(週三、週日、國定假日休息)
(二)清淨園區(家電診所內)
1.地點:臺中市北屯區中平路987號藍色建築物
2.電話:04-24263981
3.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二、週四至週六,上午08:00~12:00、下午13:00~17:00(週三、週日、國定假日休息)
資料來源:環保署網站、台中市環保局網站、台南市環保局網站
圖片來源:Business pi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