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各種農產品標章也越來越常見。從常見的「有機農產品標章」,到「CAS優良農產品」和「產銷履歷農產品」,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驗證標準,為我們的食安把關。究竟「有機」的完整定義是什麼?廣義與狹義的有機農業有何區別?這些令人眼花撩亂的標章又各自保障了我們什麼?本文將帶您深入解析這些疑問,幫助您更聰明、更安心地挑選優質農產品,了解您吃的每一口食物背後的安心承諾。
想買真有機?先搞懂有機農業的完整定義與廣義狹義之別
根據台灣《有機農業促進法》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遵循自然生態原則,使用天然資源,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並採取對環境友善之方式,從事農作、畜牧、水產等生產」的農業。
這意味著,真正的有機農產品,除了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化學肥料、生長調節劑、抗生素、基因改造生物體及其產品外,更重要的須符合以下條件,才能使用有機農產品標章。
- 注重土壤健康與地力維持: 透過堆肥、輪作等方式,提升土壤的肥沃度與生態平衡。
- 維護生態多樣性: 鼓勵生物多樣性,提供野生動物棲息地,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 尊重動物福利: 針對畜牧產品,有機規範會要求提供動物良好的生長環境、活動空間,並限制使用生長激素等。
- 全程追溯與驗證: 從種植、收成、加工、包裝到運輸,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符合有機規範,並經由第三方驗證機構嚴格把關,才能取得有機標章。
總之,「有機」是一種追求環境永續、生態平衡、食品安全以及動物福利的生產模式,它代表著對大自然和消費者健康的一種承諾。
廣義的有機農業
從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廣義的有機農業」指的是所有依循自然規律的農業實踐。它的核心精神可概括為「兩原則、三不要、四大類」:
- 兩大原則: 施作上基於生態平衡和養分循環的原理,追求與自然共生。
- 三不使用: 生產過程不使用化學肥料、不使用化學農藥,也不使用基因改造技術。
- 四大範疇: 應用範圍涵蓋農作、森林、水產和畜牧等主要農產品生產類別。
因此任何在生產過程中符合這些原則與限制的農業活動,都可以被稱為廣義的有機農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這些產品遵循了有機精神,但它們並不能直接等同於法律上所認可並貼有標章的「有機農產品」。
狹義的有機農業
狹義的有機農業則特指符合政府主管機關所訂定的有機法規與驗證標準,並取得官方有機標章的農業生產方式。在台灣,這表示農產品必須符合《有機農業促進法》及其相關子法的規範,並經過第三方驗證機構的嚴格審查和驗證,才能合法標示為「有機」並使用有機標章。這是法律賦予「有機」的明確定義與保障。
台灣食安守護者:有機、CAS、產銷履歷三大標章的消費者保障
在台灣的農產品市場上,除了有機標章,您可能還會看到「CAS優良農產品」和「產銷履歷農產品」這兩種常見的標章。它們各自代表不同的驗證標準,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的保障。
有機農產品標章
標章樣式: 綠色圓形 ,中間有三片綠葉組成的圖案,旁邊有Taiwan Organic及有機農產品字樣。
保障內容:
- 環境友善: 嚴格禁止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對環境生態衝擊最小。
- 食品安全: 從源頭控制,確保產品無化學殘留、重金屬污染等問題,提供天然、純淨的食品。
- 動物福利: (針對畜禽產品)要求動物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良好的飼養環境,禁止使用生長激素和預防性抗生素。
- 適合對象: 最重視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追求天然無添加,並願意為此支付較高成本的消費者。
CAS優良農產品標章
標章樣式:紅色圓形,中間有CAS字樣。
保障內容:
- 品質優良: CAS是針對國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所推動的驗證制度,強調產品的「質」與「鮮」。
- 衛生安全: 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需符合衛生安全標準,例如農藥殘留、動物用藥殘留、重金屬、微生物等均需符合國家標準。
- 國產證明: 確保產品為台灣本地生產、加工,非進口品。
- 符合國家標準: 針對產品的形狀、顏色、風味、營養成分等都有一定的規範,確保產品達到一定水準。
- 適合對象: 注重國產品質、衛生安全,追求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良農產品的消費者。
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
標章樣式: 綠色圓形,中心有綠色雙向箭頭符號,外圈有TAP字樣。
保障內容:
- 資訊透明: 最核心的保障是生產資訊的公開透明。消費者透過掃描產品上的QR Code,即可查詢到生產者、產地、使用資材(如肥料、農藥種類與施用日期)、採收日期、加工廠等詳細資訊。
- 可追溯性: 讓消費者能完整了解產品的生產過程,清楚掌握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移動軌跡。
- 符合規範: 雖然不必然是有機或無化學農藥,但其生產過程必須符合「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對用藥安全、生產環境等有一定要求。
- 適合對象: 希望了解農產品生產過程、重視資訊透明度與可追溯性,對產品來源高度關心的消費者。
有機常見問題與迷思破解
對於有機農產品標章和有機農法,您是不是還有點搞不太清楚呢?別擔心!這裡我們為您整理了三大常見問題,並一一解答您的疑惑。看完這篇文章,您一定能對有機農產品標章有更清晰的認識,讓您下次選購時更有概念!
Q1:用有機肥料、農法就是有機農業?
使用「有機肥料」是實踐有機農業的一部分,但僅使用有機肥料並不等於有機農業。有機農業是一個整體性的生產管理系統,除了肥料,還包括對土壤管理、病蟲害防治、水資源利用、生物多樣性維護等一系列的規範。
同理,採用「有機農法」的理念來種植,例如不使用化學農藥,這雖然符合有機農業的核心精神,但若未經第三方驗證機構的審核與把關,並取得官方的有機標章,就不能合法宣稱或販售為「有機農產品」。這就像一個人遵守交通規則,但他沒有駕照,就不能合法開車上路一樣。有機農業需要通過嚴謹的驗證流程,確保生產過程符合所有法規標準,才能給予消費者「有機」的保障。
Q2:「友善耕作」、「無毒農作」跟有機農作差在哪?
台灣有許多小農推行「友善耕作」或「無毒栽培」,他們也採行盡量不施用化學農藥或化學肥料的方式。這些農法雖然沒有取得官方的「有機標章」,但它們同樣是對土地友善、重視食品安全的表現。選擇這類產品時,建議您可以多了解生產者,透過農夫市集、直接與小農聯繫等方式,了解其耕作理念與實際作法,建立信任關係。這些產品同樣值得支持,只是它們和有機標章的認證方式有所不同。
Q3:有機產品一定比非有機產品更健康、更有營養?
目前科學界對於「有機」產品在營養成分上是否絕對優於非有機產品,尚無一致的定論。許多研究指出,有機和慣行農法的產品在主要營養素含量上差異不大。然而,有機產品的優勢在於其生產過程不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能有效減少潛在的化學物質殘留風險,對於注重食品安全和減少化學攝取的人來說,是更好的選擇。此外,有機農業對環境的友善程度,也是其價值所在。
了解這些標章背後的意義和迷思,能幫助我們成為更聰明的消費者。下次選購農產品時,不妨多看一眼這些標章,它們就是您選擇安心食品的最佳指引。
還在煩惱如何架設網站嗎?😭不用擔心!👌
不會寫程式也能輕鬆架設專業網站!給你全方位架站服務
幫你從設定、上架、開店、網路行銷、金流整合、經營管理,打造完整的企業網站!
立即聯絡我們, 了解更多優惠方案!
企業架站請至➡️https://www.yep.com.tw/| https://www.iyp.tw
中華黃頁網路電話簿SuperhiPage➡️ https://www.iyp.com.tw/